实习记者 龙凌洁 在四川眉山,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用真心,贴心、尽心地服务群众。无论震中的灾区群众、山区的特困户,还是留守儿童,他们尽心尽责,送去光明与温暖。他们有一个引以为傲的名字———国家电网四川电力(眉山)共产党员服务队。 10年来荣誉铿锵 走进这个队伍的办公地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那密密麻麻的奖状。从2003年到2012年,从“眉山公司十佳员工”、“四川省电力公司五星班组”,再到“ 国家电网公司工人先锋号”,年年获得这样的殊荣,很难想象这仅仅13人的队伍付出了多少艰辛。10年来的“零”投诉,是对他们无悔付出的回报。 党员服务队队长任承松感慨道,如今墙上赫赫功绩,可曾知道,当初这支铁一般的队伍也曾遭受过质疑,经历过坎坷。 态度诚恳服务优质 24小时随叫随到的承诺,给党员服务队队员带来的无疑是高强度的作业。建队之初,常常听到外界的质疑:“真的是24小时?怎么可能”,“随叫随到的工作能持续多久?” 有一次,任承松和队友接到客户服务电话后,第一时间和两名队友奔赴现场,为一名王姓客户解决停电问题。到现场后,受到的却是对方劈头盖脸的责骂与抱怨。“怎么应对呢?你们一点儿也不生气么?”记者问道。“换位思考吧,当我们自己在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或者在与远方亲人视频连线的时候,如果断电了,我们也会有情绪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心帮他们解决问题,尽快恢复供电。”任承松淡定地说。 王先生家很快就通电了,面对队员的优质服务,王先生连连赔不是,还夸赞党员服务队做事效率高。 爱心温暖孤寡老人 奉献社会,担当社会责任,一直刻在每位党员服务队队员的心中。每月至少一次慰问孤寡老人的爱心活动便是雷打不动的安排。从建队之初到现在,党员服务队一直把生活艰辛的孤寡老人列为长期帮扶对象。 三苏故里的两位老人,85岁高龄的赵碧如和罗秀英便是最好的佐证。平日,队员陪两位老人话家常,送去简单的生活用品,修复改造陈旧电路;逢年过节,党员服务队还特意为她们挑选礼物。队员们对待两位老人如同自己亲人一般,8年如一日的悉心照顾,一直到两位婆婆去世。任承松说,他和队员们都很想念这两位婆婆,他们会将爱心传递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温暖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地震抢险中流砥柱 4月20日08时20分,雅安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任承松放弃休假,主动提出和同事一起奔赴灾区进行电力抢修。 顾不得和家人打声招呼,顾不得整理行装,顾不得车马劳顿……太多的顾不得,只是为了尽早到达灾区,尽早升起应急照明灯,尽早开动发电机,给灾区人民带去光明。 在盏盏应急照明灯之间,在一基基破损电杆之间,在一顶顶救灾帐篷之间,总能看见党员服务队队员的身影。整整10天,队员们睡过水泥地,啃过硬面包,遇到过种种困难。面对余震不低头,帮助灾区群众重建信心,顺利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救灾任务,不仅为电力救灾工作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也为自己完成了一份无悔的“自荐书”。 党员服务队成立至今,一直认真践行“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庄严承诺,遵循“建一流团队,创一流服务,争一流业绩,铸一流品牌”的目标,去服务群众。8年来,他们接到客户报修与求助电话34100余次,进社区服务430次,帮助孤寡老人,特困户,留守儿童205次……这一系列数字便是墙上赫赫功勋的印记。眉山市民无不夸赞这支队伍是“光明使者”,“电力110”,“身边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