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福溪工业集中区内花团锦簇,彩旗飘扬。经过近两年的建设,中电投福溪电厂1号机组顺利并网发电。中电投福溪电厂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6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年发电量约60亿千瓦时。该工程是依托国家开发筠连煤田和金筠铁路的“煤、电、路”优化配置项目,也是国家实施“西电东送”工程的配套项目,将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丰枯期水火调剂能力,对加速宜宾矿区的煤炭综合开发利用以及四川省及中西部综合能源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20万千瓦装机的华电珙县电厂、240万千瓦装机的中电投高县福溪电厂、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电站、中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电站相继开工,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电压等级最高的±800千伏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贯通投运,把宜宾推上中国能源建设的前台,随着珙县电厂、福溪电厂、向家坝水电站的陆续建成,宜宾市的电力装机容量将超过1000万千瓦,宜宾将成为中国西南又一重要的能源基地。 “十二五”期间,宜宾市能源建设总投资将高达700亿元,新增装机容量将超过820万千瓦,年发电量550亿千瓦时,输变电能力2380万千瓦,能源产业年产值将超过200亿元。 电网建设助力能源产业腾飞 宜宾能源基地地位的确立,给宜宾电网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平台。围绕宜宾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大型电站的送出情况,宜宾电业局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努力服务于宜宾市“工业强市”战略和能源基地建设目标,以“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协调发展,加快建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运行灵活、安全可靠的坚强智能电网”为宜宾电网发展的总体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努力实现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 “十一五”期间,宜宾电网建设与改造总投资27.67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倍多。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达到44座,比“十五”末增加11座;变电容量达到360.57万千伏安,比“十五”末增加82.74%;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比“十五”末增加609千米。 “十一五”期间,宜宾从一个受电能力仅30万千瓦的末端弱联系电网,发展成以500千伏叙府变电站为核心、8座220千伏变电站为支撑、220千伏双环网为骨干网架,具有四条220千伏联络线路,受电能力超过110万千瓦的强联系电网,从受端电网变成送端电网。2010年,宜宾电网最高负荷突破100万千瓦,最大供电量突破2000万千瓦时,电网建设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2010年12月30日宜宾双环网形成,为“十二五”宜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能源支撑。宜宾双环网以500千伏叙府变电站为核心,围绕城市和负荷中心,连接6座220千伏变电站,形成两个220千伏骨干双环网,使宜宾电网具备较强的受电能力和抵御电网事故的能力。 2010年,宜宾还投运5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配套线路,即500千伏复泸线Ⅰ、Ⅱ、Ⅲ线和500千伏宜泸线双回线,形成500千伏大环网,为即将投产的三座水、火电厂在宜宾“落地消纳”创造上网条件。 西南能源基地蓄势待发 “十一五”时期,宜宾电网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面对发展环境和形势的变化,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必须把握时代脉搏,遵循发展规律,主动适应形势变化。 据了解,宜宾境内流域面积达100平方千米的河流共有35条,全市水能资源以三江流域境内段为主。金沙江水能理论储量为157万千瓦,岷江92万千瓦,长江214万千瓦,具有建设大型水电基地的优越条件。宜宾其余积雨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中小河流共102条,水能储量63万千瓦。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中,宜宾是中国西部最具发展优势和前途的地区之一。 宜宾能源矿产资源富集配套,具有建设和发展能源业、制造业、食品饮料业等产业的显著优势,是国家确立的水电、火电、核电综合发展的重要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在探明储量具E级储量的23种矿产中,煤炭储量约53亿吨,天然气储量约600亿立方米,硫铁矿约15亿吨,岩盐矿、石灰石、石英均在100亿吨以上,居四川第一。 “十一五”期间,宜宾市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5%。“十二五”期间,宜宾以长江上游川滇黔接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目标,打造出川“南大门”和通江达海“桥头堡”、国家“三纵两横”开发轴线上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在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宜宾被列为重点支持发展区域,宜宾市同时也是四川“7+3”产业规划、建设长江上游沿江发展带和培育川南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支撑城市。 宜宾市“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700亿元,年均增长1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330亿元,年均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19%以上;并将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建成千亿元产值企业,培育一批百亿元产值企业。 宜宾电网再一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悉,“十二五”期间,宜宾电网将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为重点,努力实现“大电网、大枢纽、大平台”的战略格局,将依托500千伏主干网架,围绕城市、工业集中区、长江上游沿江发展带等负荷中心,形成两个220千伏输电双环网为骨干电网,实现供电区域分区分块、“手拉手”的环网供电。宜宾境内还将建设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把宜宾培育成全国重要的“西电东送”输出基地和能源输送中心。到2015年,宜宾基本建起以向家坝水电站为龙头,筠连矿区和大型火电厂建设及核燃料、天然气生产为骨干,地方小水电、火电和农村能源为补充的国家“西电东送”能源基地,并以能源生产为支撑,拓展延伸能源产业链,形成上下游产业配套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体系,推动宜宾市国民经济“翻三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