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供电“三心服务”系列报道之三 治理低电压 技术创新用在“刀刃”上 “低电压的问题不只是农村居民的意见,也是我们心中的痛啊!我们巴不得大家都用好电。但农村地区地广,资源各异,发展不均衡,在个别村组用电高峰时出现的电压质量问题是近几年治理的重点。”国网眉山供电公司农电部负责人说,结合春节保供电,省电力公司再投1.226亿用于治理低电压,目前我们正抓紧时间,要赶在2014年12月底前完成324个台区的改造,届时将有40423户受益。 “要让群众 尽快摆脱低电压的困扰” 2014年12月16日早上8点,天蒙蒙亮,彭山县义和乡青龙1社,17名头戴安全帽、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国网彭山县供电公司谢家供电所施工人员相继赶到现场,顶着严寒,对该社低电压现状进行整治,确保群众温暖过年。 8时30分,现场电力施工人员在开完班前会后有序忙开了,吸引了急切盼望电网改造的乡亲们前来观看,僻静的小山村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 据了解,青龙1社有村民70多户,以前就靠一台30千伏安的配变供电,且供电半径大。此次改造,新投一台100千伏安的配变,新立电杆9基,新架400伏线路400米,预计可以满足该社未来5年的用电需求。 “以前电压低的时候煮个饭4、5个小时都是生的,点个40瓦的灯泡就跟火灯一样,吃饭都看不清楚。”说起以前的用电状况,71岁的肖大爷觉得很烦心。每到用电高峰时节,打米机、抽水机等电器无法启动,直到深更半夜用电少了,电机才能正常工作。 “以前用电好恼火哦!电不足在经济发展上吃了很多亏,现在机会来了,把我们该做的一定要做好。”青龙1社杨队长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改造机会,坚持守在现场,帮着做宣传、协调工作。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用的家电全部走入农家,再加上农业生产电机等,用电量大幅增加,10年前改造过的部分电网陆续又出现了电压不足的现象,现在我们就是要让群众尽快摆脱低电压的困扰。”谢家供电所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眉山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继去年10月投资1.2亿元用于农网升级改造工程之后,近日省电力公司再追加投入低电压治理资金1.226亿,将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118千米、配变430台、低压线路960千米,春节前增加治理低电压台区324个,治理低电压客户19786户,受益农户达40423户。 为此,眉山公司专题部署此项工作,要求各单位在2015年2月15日前完工,确保村民过一个亮堂堂的春节。目前,各区县供电公司成立了农网低电压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做好项目施工前与当地政府、村社、群众的宣传、沟通、协调工作。同时,严把安全关、质量关、进度关,加大检查与考核。供电员工起早摸黑,顶着严寒,加班加点奋战在项目建设现场,确保工程建设各环节高效、有序推进。 “电网改造后,用电简直巴适哦,灯比以前亮了,煮饭40分钟就好了,谢谢你们喽!”近日,记者来到彭山县义和乡五星1社回访改造后的用电情况时,张大姐感受颇深,满是感激。 眉山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杨迎春介绍说,通过此次投入,力争消除168伏及以下较严重的低电压台区,计划用3年时间消灭排查出来的低电压台区。 “微创新” 还是要解决“三农”问题 “今天我们主要是对‘电杆挖坑机’、‘三脚架竖杆机’在实际操作使用中各环节的安全注意事项及使用技巧进行讲解、演示……”2014年12月2日上午,在仁寿文宫镇岔河村施工现场,仁寿县供电公司正在这里开展新型“电杆挖坑机”和“三脚架竖杆机”竖杆机具使用前的安全和技能培训,这些适合田间地头和交通不便地域使用的农网施工工具都是眉山供电公司一线员工的小发明。 可伸缩的绝缘梯子,是丹棱县供电公司中隆供电所员工丁裕国最得意的小发明。“眉山很多县是务工大县,每月去老乡家抄表时如果家里没人,借梯子是件非常麻烦的事。市场上卖的折叠梯子不能满足电力安全的要求。”从没搞过发明的丁裕国为解决农电难题动起了脑筋,最终,伸缩梯和一体化抢险摩托车诞生了。 10月24日,在眉山玉柴永生服务站,64台崭新规范的电力一体化抢险摩托车整齐的停放在院内,眉山供电公司各供电所摩托车手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抢险常用工器具平时都可以全部清理来放在车上,个人工具、头盔全部齐全,真正实现了抢险装备的一体化,以后外出抢险就不用耽搁时间再临时准备抢险工器具那些,安逸!”“特殊情况下黄色警示灯开道,还可以缩短抢险时限,为老百姓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务……” 近日,工器具“二维码”管理系统的创新成果从起源地来到东坡东广、义和及丹棱张场供电所。该系统以二维码管理的模式替换了传统手工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的易出错、易丢失、难管理和低效率等问题,使工器具的管理工作流程化,数字化,实现了日常检查、定期试验、增补、报废及出入库等各环节过程管控,从根本上解决了工器具使用安全管理的智能化。 彭山县供电公司则创造出变压器三色管理方法。该方法将变压器三相标注为黄绿红3色,并明确每一相接入的客户数。这为日后调整负荷不平衡奠定了基础。 “三新东坡安全管控”微信平台正式上线,实现对施工检修作业现场、突发故障(事故)现场进行信息及时、真实、全面地传递,建立了一个违章的曝光台、亮点的展示台、事故处置的直播台的“掌上办公”,目前已在全眉山公司范围内推广使用。 眉山市三新公司副经理梁永超表示,2014年,国网眉山供电公司建立了完善“包片进村”工作长效机制,安排了154.4万元费用,加大“十大课题”及各小成果的推广应用。目前已选择了11项小发明作为群创成果进行了专利申报,并已进入受理阶段,明年5月有望正式获得授权。 □ 傅秀芹 李红燕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廖兴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