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目前,西部省份无电地区通电工程建设已经到了攻坚阶段,负责施工的供电企业,克服地理、天气等种种困难,将电网线路延伸至偏远农村山区,把电力光明送到农户家中。本期以四川省叙永县龙凤乡四坪村通电建设过程为缩影,关注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进展。 “老伙计,这下子该你下岗了。现在电灯亮了,等公路通了,我要下山买电视、买电冰箱了……”5月24日晚,四川省叙永县龙凤乡四坪村三社村民王殿方家的电灯亮了,王殿方一口气吹熄那盏陪伴他多年的煤油灯,话语里满是止不住的兴奋。 叙永县龙凤乡四坪村三社地处平均海拔1300米的岩上。由于该社四周都是陡峭的悬崖,至今公路、通讯全不通。尽管崖下就有两座水电站,但由于电杆等材料无法运输上山,山上的村民也只能“望电兴叹”。日前,在四川省开展无电地区通电建设中,叙永供电公司克服海拔高、地势险等因素,将电线迁到了四坪村,为当地57户村民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村子带来了发展的动力。 路况:石梯两边是悬崖 公路多绕百多里 今年以来,在泸州供电公司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叙永供电公司积极争取到资金230余万元,解决四坪村三社的用电难题进入实施阶段。然而,运输材料却成了一个摆在大家面前的大问题。 尽管只需新建10千伏线路4.271千米,低压线路21.779千米,总容量100千伏安的变压器2台,却需将10米大电杆27根、8米电杆156根以及拉盘、金具、变压器、导线等大量物资运送上山。 从叙永县城到四坪村三社一共有三条路。一条从灵官梯电站出发,沿着一条落差近500米的石梯向上攀爬,尽管石梯的两边是悬崖,却只有几处最窄的地方安有铁链,除了从事户外活动的人,当地人一般不从这里走;另一条从吉星电站出发,垂直高差也有近500米,坡度也多在70度以上,且多在悬崖边上,窄的地方甚至只能放一只脚,很多地方只是在陡陡的坡上,人们走过留下的脚窝串起来而成的路,笔者在这条路上便十分狼狈地摔了四个跟头,并不紧身的裤子也因石梯太陡而被撕破了裆;第三条路是公路,可以一直到村民王殿方家的门前,但须从天池、水尾等乡镇绕道60余公里,而且从山上的水尾镇广木村之后,公路就不是什么车都能走得了。 运输:挖掘机前后保驾 电线杆肩扛船载 从5月11日开始,工程进入材料转运阶段。今年的春天,雨水不断。从水尾镇广木村到四坪村三社,道路又弯又窄且不说,两边又湿又粘的稀泥深至小腿,中间的埂子又几乎高及膝盖……笔者5月22日在路上亲眼看到一辆运输砖瓦的汽车就因路基被水冲软而四脚朝天地翻下了几米高的坎。如果用马驮,山上只有王殿方家有一匹马,也只能驮点金具及生活用品什么的。想来想去,最终采用两辆挖掘机将运送材料的货车夹在中间,一辆在前面边开路边拉,一辆在后面推 的方式,就这样也得花上整整5天时间才能将一车物料送到堆放物料的王殿方家门前。 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也不是件容易事。57户村民住得十分分散,户与户之间一般都要走上个一、两个小时,且多是密林小路,仅容一人通过,因此必须边扩路边抬,最远一根电杆,20个人足足抬了5天,才抵达住在干洞子的那户人家。而住在四季水库对岸的两户村民,围着水库绕也得走上七、八个小时,最后大家只有找来木船,才将材料运了过去。 人力:各路人马总动员 精兵强将来支援 “自从1958年修四季水库过后,我们这山上就从来没有这么闹热过了。”四坪村三社社长邓杰说。龙凤供电所全体总动员,再从丹岩、先农、水潦、落卜等供电所调来精兵强将组成施工队伍。叙永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韦光焰担任指挥长并驻扎在山上,龙凤、水尾等乡镇抽调的350余名民工全力配合施工。 工地在哪里,施工人员就住在哪里,一到晚上,家家户户的床上、地上满满当当地住满了施工人员;杆抬到哪里,工程就跟进到哪里,一到白天,大山里此起彼伏地回荡着连续不断的号子声。 老天爷偏偏要考验这群光明使者的决心和毅力,但就在这一场接一场的阴雨中,电杆立起来了,导线挂上去了,仅仅过了13天,坪上台区通电了。 施工:土洋结合架杆线 埋锅做饭躲野猪 四坪村三社最低海拔1100米、最高海拔1590米,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山高林密,施工环境十分艰苦,施工人员土洋结合,十八般武艺全部派上了用场。 “尽管有350名民工助阵,还是无人机放线更节约时间,关键是安全。”龙凤供电所副所长昝启明说。当然,高科技也有出纰漏的时候,有一次,在放线的过程中,导线掉到山沟的树林里,怎么也动不了,从先农供电所前来支援的农电工周绍其下到沟里去处理,刚处理完一转身,发现一头野猪正向自己冲过来, 周绍其吓得扭头就跑,身手敏捷的他三两下爬上崖壁,才躲过了这一劫。“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要在平时,周绍其绝对没有那么快的动作。”昝启明说。 其实,人的潜能不独于此。饿肚子也是大家练就的一个独门功夫。山上的村民没有种粮食,也没有喂猪,生活所需全靠从山下运。从寄宿的农户家里到施工现场至少要走上两三个小时,早饭也就差不多报销了。“油水实在是太少,爬上杆子就差不多饿了。”昝启明说。“一开始我们都是等送饭过来,后来就干脆埋锅造饭,现场解决了。好歹又学会一门传统手艺,还延长了施工时间。” “弟兄们都感冒了,却没有哪个退出战斗。在山上这么多天,由于手机没有信号,跟家里也联系不上,我们正好安安心心、全力以赴地为老百姓送光明。”昝启明说。 通电:57户通电在即 展望未来好生活 5月24日19时50分,王殿方家的电灯亮了,那盏陪伴多年的煤油灯被王殿方一口吹熄。“供电公司的同志们太好了,他们不仅帮我们架好了高压线,帮我们义务安装了室内的照明电线,还手把手地教我们怎样安全用电。再过十多天,我们每户人家都就通电了。电一通,修路、建通信基站也就快了。那时,我们山里人也可以过上山下的生活了。山上的条件好了,山下的客人肯定会上来很多,我们山里的笋子、蜂糖这些宝贝就好卖了,我们山里人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四坪村三社社长邓杰盘算着说。 “再过十来天,等新屋基台区建成通上电,四坪村三社就户户通电了,我们叙永县也实现户户通电了。这是在我们手中实现的,再累都值。”龙凤供电所所长黄永说。 (何杰) 刊于《中国电力报》 2014年6月14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