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在这个拥有丰沛能源的大省,国家电网公司的需求侧响应重点,便是电能替代。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掌门人石玉东在今年初提出战略目标:力争“十三五”期间,将电能在四川省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累计替代电量将超过200亿千瓦时。而这整盘棋中,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攀枝花市已成为电能替代工作的样板。 清洁能源替代 水火置换首战告捷 有钢城之称的攀枝花市地理条件独特,境内蕴藏了巨大的风、光、水能资源,有数据表明,其过境水流量达1100多亿立方米,日照时数2700余小时,在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等领域具备较强的产业优势。 2014年4月,攀枝花市被国家能源局纳入全国首批81个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城市名单。自此,攀枝花市的新能源开发利用进入高速路。经过两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以水电为支柱,火电为支撑,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垃圾发电为补充,沼气、天然气、太阳能光热应用全面突破的能源发展格局。 对于备受关注的新能源开发方面,攀枝花市也已对外公布发展步骤,将依托仁和、盐边风电场及光伏发电利用等项目,规模化开发利用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但是,在此之前,生活在这座工业城市的人们一方面感受着飞速的工业化进程,一方面却受困于空气污染之痛。2004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通报了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攀枝花市榜上有名。 “天都是灰色的。攀钢的大烟囱冒着股股黄烟,还有刺鼻的味道。戴着口罩走回家,鼻孔都是黑的。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退休后马上离开。”这是居住在攀钢集团钢花村的杨女士对当时的空气污染描述。 当年攀枝花市环保部门的数据显示,造成攀枝花市的空气污染贡献了60个百分点的“功臣”,就是为攀枝花市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攀钢集团。其所属攀钢发电厂拥有的3台10万千瓦的火电机组,给企业发展带来动力同时,也排放着大量的二氧化硫、重金属、灰渣等。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为了配合攀枝花市大气污染治理和城市转型,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实施电能替代,推动清洁水电替代燃煤自备电厂改造项目。一次水火置换的能源替代改革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 经过多方努力,2014年5月中旬,四川省政府印发《关于开展企业停发自备电厂消纳富余水电替代交易工作的通知》,对具体工作做出明确安排。借政策契机,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主动上门与攀钢集团对接,为攀钢集团量身定制了以“关停火电机组,新建220千伏西佛寺变电站以保障电能供应”为主要内容的 “以电代煤”电能替代项目方案。 2015年6月17日,220千伏西佛寺变电站正式投运,这座输送清洁水电资源的电站不但能有效解决攀钢集团小火电关停后的用电需求,同时完全满足金沙江北岸地区负荷需要。同年7月,攀钢集团3台共 30万千瓦装机的火电机组全部关停。这意味着攀枝花市全年减少电煤消耗7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2137吨、氮氧化物2033吨、烟尘排放量160吨。 在这场水火置换的能源替代之战,成果喜人。2015年,攀钢集团实施自备替代电量11.9亿千瓦时,降低电费成本0.47亿元,同时有力降低了大气污染,促进了当地环境的改善。2016年前半年,攀枝花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百分之百,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程度位于全省前列。 尝到水火置换甜头的攀钢和攀枝花供电公司达成协议,2016年继续沿用水火置换政策,计划完成替代电量18亿千瓦时,预计将减少135万吨燃煤消耗。 服务绿色转型 艰难前行,却势不可挡 “中国正经历经济社会新常态,以及能源系统转型的崭新时代,加快绿色能源替代黑色能源势在必行。”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李富智的这番话,既是这座城市的供电企业员工的共识,也是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们的共识。在他们看来,城市的转型发展,攀枝花市虽艰难前行,却势不可挡。 近年来,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始终将自己定位为城市转型发展的绿色“引擎”,用优质完善的业务服务体系,以不断更新的服务手段和技术手段等,除了“以电代煤”,攀枝花供电公司还力促 “屋顶经济”“金太阳”示范工程等项目相继落地,为蓝天白云下的攀枝花市添砖加瓦。 数据资料记录,目前攀枝花市已投运电源总装机容量为475.1万千瓦,其中常规电源装机为466.9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为8.2万千瓦,占比1.73%。而意向性新能源开发容量已达264.5万千瓦,其中在建新能源总容量45.7万千瓦。“十三五”期末若全部建成,加上桐子林、金沙、银江等水电站的并网发电,攀枝花市将会产生100万千瓦以上的电能需要消纳。 受经济下行影响,电力供需形势迎来了供应过剩的新局面,在需求侧,用电量增速趋缓。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积极作为,全力实施增供扩销,千方百计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在2015 年为攀钢集团量身定制了“以电代煤”的电能替代项目,自备替代电量11.9 亿千瓦时的基础上,今年1-6月,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又完成自备电厂替代电量 9.71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比增长591.95 %,预计全年完成替代电量19亿千瓦时。 同时,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还积极拓展电能替代新领域,探索电烤烟、电力交通牵引技术、矿石采选皮带廊技术、电动破碎机、空压机、鼓风机等替代项目。为了服务这些项目,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积极开辟绿色通道,以快速灵活办理手续,保证大项目早日投产,第一时间将客户需求转化为售电量。据统计,上半年共新增客户数2741户,新增容量29680千伏安。 破题新能源消纳 提供强大电力支撑 “尽管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迅速,但由于资源富集与电力消费地不匹配、技术因素等导致新能源消纳难、并网难。”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发策部主任任健说。 目前,一方面是政府大力扶持新能源建设,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弃风弃光现象。为此,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将主动对接攀枝花市发改委等相关单位,配合完成地方能源规划,积极推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开展新能源配套电网规划。其中,将推动橄榄至布托500千伏线路纳入规划;借力盐边北部新能源开发,打通格萨拉至盐源500千伏输电通道,使攀枝花市新能源通过雅中特高压直流送出,彻底解决新能源消纳和送出问题。 此外,随着攀枝花市“产业升级、城市转型”,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战略目标的实施,攀枝花公司将在进一步完善220千伏及以上主网架的基础上,重点加快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与改造步伐,积极推进配电网自动化,建成“网架坚强、安全可靠、绿色友好、经济高效”、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智能配电网络,彻底解决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需求,满足各级各层次负荷发展需要,满足城镇化快速发展、客户多元化用电需求,力争到2020年城市供电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供电可靠率达到99.98%,为攀枝花市建设“中国钒钛之都、中国阳光花城、四川南向开放门户”提供强大的电力支撑。 (本站通讯员 方昱) 信息来源:国网攀枝花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