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国家电网报》:石玉东: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服务美丽中国建设

发布日期: 2018-03-07

 

title  

 

  ●全国人大代表 石玉东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8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这是继党的十九大要求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之后,又一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措施。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石玉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将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发展,全力推进清洁能源消纳,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议案,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此举可加快西部贫困地区水电资源优势转化,既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际行动;又是落实生态文明发展要求,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举措。

  石玉东表示,近年来,我国能源持续较快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中东部地区能源相对短缺,煤电比重高,大气污染排放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频繁出现的重度雾霾、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日趋严重。建设发展特高压电网,将四川等西南地区丰富的清洁能源输送到中东部负荷中心,对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石玉东说,四川是我国清洁能源资源大省,也是我国清洁能源输出大省,在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技术可开发量1.48亿千瓦,经济可开发量1.45亿千瓦,是全国最大水电基地。截至2017年年底,四川省总装机9571万千瓦。其中,水风光等清洁能源装机7910万千瓦(水电7564万千瓦,风电211万千瓦,太阳能135万千瓦),占全部装机的83%,居全国第一。四川已建成三条特高压直流外送大通道。依托特高压外送通道,2017年,四川外送电量1390亿千瓦时,连续4年外送超千亿千瓦时,“十二五”以来外送累计达6211亿千瓦时,减少标准煤消耗2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亿吨、硫化物572万吨。

  为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四川大力推进清洁能源科学开发、优先开发,目前有约3000万千瓦水电核准在建,预计2020年水电装机将达到8046万千瓦。尽管四川电力外送能力居全国各省市之首,但随着未来雅砻江、白鹤滩等水电工程相继投产,四川水电外送能力与集中大规模开发的水电资源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缺口。今后三年若没有新增外送通道投运,四川将面临巨大弃水压力。而特高压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节约土地等明显优势。结合四川实际情况,加快四川特高压电网建设十分紧迫和必要。

  综合考虑安全性、适应性、经济性等因素,在石玉东看来,必须加快在川特高压直流工程核准建设——力争今年上半年核准雅中—江西直流工程,尽快确定白鹤滩、金(沙江)上(游)电站外送直流工程方案并加快核准。这些工程全部建成以后,将新增外送能力3800万千瓦,有效缓解四川富余电力送出问题,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除了建设特高压直流电网,石玉东认为,将特高压交流作为四川电网目标网架是符合实际的最佳方案。一是能够有力保障四川电力供应和西部水电送出;二是能够克服川西输电走廊稀缺的制约条件;三是能够满足电网安全性、经济性和远期适应性等要求。因此,石玉东建议,将四川特高压交流网架尽快纳入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抓紧启动相关工程前期工作,特高压交流网架可从根本上消除目前四川电网发展面临的“强直弱交”、短路电流超标等各项安全风险,供电可靠性和安全稳定性高,经济性较优,同时既可向东部延伸送电重庆,也可进一步向西延伸接纳区外来电用以满足四川省远期用电需求,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王大鹏 向莉莉)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