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 攀枝花局:防山火特巡记

发布日期: 2013-03-18

      春节过后,西昌、攀枝花进入干旱多风的季节,此时也是森林防火最关键时期,预防山火引起的线路跳闸是这两个局这段时期重中之重的工作。313日至14日,记者在西昌、攀枝花跟随电力巡线员工,近距离了解防山火特巡的过程。

                                                             走访彝乡宣传防山火

  走访到户   彝汉“双语”宣传

  313日一大早,西昌电业局输电运检三班班长陈文斌、班员施少府如平时一样开始了每天的防山火特巡,今天他们巡查的地方是距西昌50多公里的彝族阿七乡和中坝乡。

  因为近日少雨干旱,山坡上少见绿色,枯叶很多,半小时山路,火辣的太阳照在脸上生疼。巡视到月永三线28号塔时,陈文斌、施少府发现塔上多了一个鸟窝。陈文斌介绍,当地俗称这叫“黑鹳”窝。这里地处安宁河,生态环境较好,鸟最喜欢在安宁河畔安营扎寨,而在铁塔上安家,真是太危险。

  “先记下,回去办了停电手续后,要给这个鸟窝搬家。”陈文斌拍照、做完记录后说,迫不得已需要搬鸟窝时,他们会尽量小心不伤到窝中的鸟宝宝,并找一个最合适的地方为它们安个新家。

  除了检查塔基、线路有无缺陷,树枝是否在输电线安全范围等内容外,“清明节前后更容易发生山火,今天顺路到老乡家中宣传”,陈文斌边说边将电业局专门制作的彝汉“双语”宣传单张贴在村庄的每个过路口。

  敲开阿七乡大田村一组赵金寿家门,听说是电业局的,他很高兴地请大家进门坐坐。“老乡,现在这天气最容易发生山火,请你们要注意防火,平时不要带火种上山,清明上坟要多加注意。如果发生山火,请你们立即给我打电话。”陈文斌将《电力设施保护及防火宣传手册》和自己的手机号递到赵金寿手中。

  “这个好,有彝语,看得懂。”赵金寿满意地说。村上护线员黄贵斌巡回检查中恰好路过这里。他说,自己成为这个村的护线员已12年多,是从父亲手中接的班,这里是山火易发地区,今年这附近发生了几次山火,因为隐患消除及时,都没影响到电力线路安全。

  据西昌局运维部主任李晓东介绍,西昌电网2600多公里高压输电线路大部分处于森林植被茂密地带,去冬今春凉山州降雨严重偏少,致使州里很多地区长期处于高火险等级。今年1月至今,西昌局对线路通道进行了全面清理,加大线路附近施工作业点、线路走廊内各种建筑物检查,目前没有发生一例因山火影响电力线路安全的事件。

                                             清除电力通道的可燃物

  科技创新    防山火在线监测

  314日上午,跟随攀枝花电业局运检二班防山火特巡路途中,记者看到220千伏银坪南北线4号至22号塔约6公里区间,茂密的树林中清理出了一条约有20米宽的无可燃物安全通道。

  检修公司输电运检副主管甘宏军介绍,每年的12月至次年1月,攀枝花局都主动与各区县林业局协调沟通,请森林防火指挥部派人来现场指导,对易发生山火的重点区段输电线路可燃物进行人工铲除。至36日,攀枝花局对可能受山火危害的15条重点线路、15个重点区域都完成了可燃物清理。

  “清明节的前后3天,我们还将安排人员全天24小时驻守在扫墓集中区域,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甘宏军说,今年攀枝花局对防山火加大科技创新,计划在11个山火易发区段加装输电线路防山火视频在线监测装置。

  甘宏军介绍,该装置将对安装区域进行全天24小时监控,用无线上网卡传回视频,同时具备手机报警功能,预计该装置今年4月上旬加装完毕投入运行,将有效提高第一时间发现山火并及时作出处治的能力。

  220千伏银坪南北线4号塔中间,一小株油桉树初长成,班员胡洪中说两月前清理通道时,这树还很小,今天已有些影响安全了。说着他拿出包里的手锯快速锯掉了这株树。

  记者看到胡洪中及班员都背一工作包,打开包,望远镜、钳子、锯子、砍刀、螺栓等工具将包装得满满的。“巡线大都在高山荒地,一走就是一天,中午咋解决午餐呢?”面对记者的疑问,干这个工作已有20年的胡洪中说,“工作包里一样东西都省不了,走久了还是很重,所以我们都尽量少带水,干粮就能免就免了。”他和班员们许多都患有胃病,大多是不按时吃饭积累下来的。

  下山时,一位班员拉了记者一把,问原因,说差点碰到火箭草,当地人叫“毛锥子”。这草的特性是,当人一碰到它,它的毛刺就随着人身体扎入,越动扎得越深。“巡一天线下来,大家身上都有这毛刺,扎得深疼,休息时大家就围堆取毛刺。”班员们像开玩笑似的说起被狗咬、险些摔下山谷的经历,他们的轻描淡写令记者肃然起敬。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