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2016年6月2日) 尊敬的阿赫塔尔副秘书长,各位嘉宾, 大家好! 全球可持续电力合作组织是全球能源电力企业的重要交流合作平台,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我参加过近年来的历次峰会,今天到会的嘉宾有许多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也有刚认识的新朋友,新老朋友相聚在一起,非常高兴!在此,我代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2015年9月2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在世界范围引起广泛关注,形成重要共识。今天,以“未来能源之路—从当前电力系统迈向全球能源互联网”为主题召开这次峰会,对于进一步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围绕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谈三个方面。 一、清洁发展是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过去半个世纪,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从54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3亿吨标准煤,增长了2.8倍。化石能源比重超过80%,占主导地位。化石能源大量开发使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三大挑战: 一是资源紧张。按目前的开发强度,全球已探明煤炭储量只能开采110多年,石油和天然气只能开采50多年。二是环境污染。化石能源在生产、运输、存储、使用的各环节,对大气、水质、土壤、地貌等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危害,许多地方已超过环境容量,大自然丧失修复能力。三是气候变化。化石能源的碳排放是气候变暖的主因。自1850年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升已经超过1℃。如不控制,本世纪末全球温升将超过4℃,严重威胁人类生存。未来全球能源需求总量仍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30年、2050年分别达到260亿吨和300亿吨标准煤。巴黎气候大会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并为控制在1.5℃以内而努力。不转变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摆脱化石能源依赖,这一目标将无法实现。 应对挑战的根本出路是加快清洁发展、实施“两个替代”:即在能源供应侧实施清洁替代,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侧实施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大幅减少化石能源直接燃烧,陆地交通、海运水运,甚至航空和军事等领域,都将逐步实现以用电为主,有限且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将来主要作为工业原材料使用。 实施“两个替代”的关键是要大规模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是大自然的恩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今天用了明天还来,仅开发其中万分之五就可满足全球能源需求。全球清洁能源分布不均衡,资源富集地区大多远离负荷中心,相距数百到数千公里,需要就地发电、远距离输电,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要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必须构建以电为中心、电网为平台的全球能源保障体系,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这是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电网必将成为集能源开发、输送、配置、使用于一体、全球互联互通的能源网,即全球能源互联网。 二、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清洁发展的必由之路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永续供应、绿色低碳、经济高效、开放共享的全球能源系统。智能电网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满足各类集中式、分布式清洁能源接入和用户智能化、互动化用电需求。特高压电网具有大规模、远距离输电能力,能够实现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发展清洁能源是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核心任务,只有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才能实现大规模开发、配置和使用。因此,全球能源互联网实质就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智能电网是基础,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清洁能源是根本。 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清洁能源将实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新世纪以来,全球太阳能、风力发电量年均增长27%(其中太阳能发电量年均增长45%,风力发电量年均增长25%)。通过全球能源互联网,从现在起全球太阳能、风力发电量只需保持12.4%的年均增速,到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可提高到80%以上。届时,全球用电量将达到73万亿千瓦时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从目前的344亿吨减少至115亿吨左右,仅为上世纪90年代初排放水平的一半,可以实现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到本世纪中期以后,人类有望摆脱化石能源依赖,逐步形成电能主导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世界将成为一个能源充足、天蓝地绿、亮亮堂堂、和平和谐的“地球村”。 从现实和长远看,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条件已经具备,是完全可行的。一是技术上没有障碍。特高压技术先进成熟,世界各大清洁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距离都在特高压输送范围内。电网智能控制、大规模储能等技术不断突破,能够适应各类清洁电源接入和消纳,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提供重要支撑。二是经济性快速提升。随着技术进步,预计到2025年左右,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可降至5美分/千瓦时及以下,清洁能源竞争力有望超过化石能源。将各国、各大洲电网联接起来,利用时区差、季节差、电价差,推动清洁能源生产全球化、配置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将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稳定性。三是互联互通成为必然。能源网、交通网、通信(信息)网是全球最重要的三大基础网络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是必然选择。目前,全球交通网、通信(信息)网已经互联,能源网也必然朝着全球互联的方向快速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就像人的“血管系统”,信息互联网就像“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已经互联,“血管系统”也一定能够互联。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总体分为国内互联、洲内互联、洲际互联三个阶段,各阶段可结合实际协调推进,力争在本世纪中期基本建成。 三、合作共赢,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得到了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能源署、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大电网组织、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美国爱迪生电气协会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在今年召开的2016全球能源互联网国际大会上,来自五大洲26个国家的700多位政要、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参会,对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构想给予高度评价。今年3月底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正式成立。这是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首批会员80家,来自五大洲14个国家,覆盖能源、电力、信息、环保、科研、咨询、金融等领域。我当选为合作组织主席,美国能源部前部长、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日本软银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正义任副主席。全球可持续电力合作组织(GSEP)在世界电力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12家成员单位都是大型电力企业,发售电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为促进能源和电力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愿意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全球可持续电力合作组织及相关成员单位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在此,提出以下倡议: 一是凝聚发展共识。共同推动各国政府、行业组织、社会团体、能源企业间形成广泛共识,深化合作、增强合力,着力解决政策、市场、资金、联网等重点问题,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发展。 二是促进互联互通。积极开展全球资源评估、需求预测、电力布局,以及投融资、运营管理、商业模式等互联互通基础研究,推进“一带一路”国家电网互联,推进东北亚、亚洲、美洲、北非-欧洲、中东-欧洲以及亚洲-欧洲-非洲等跨国跨洲电网互联。 三是推进示范项目。基于大量研究,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东北亚互联电网、摩洛哥-葡萄牙、以色列-希腊等跨国跨洲联网项目。希望各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推动实施一批条件成熟、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跨国、跨洲电网互联重大项目,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形成全球电网互联互通的大格局。 四是加强交流合作。全球能源互联网本质是互联电网,全球可持续电力合作组织各成员单位都是世界具有影响力的电力企业,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应当发挥重要作用。欢迎大家加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加强务实互利合作,共同开展电网互联规划研究和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在所在洲和地区落地实施。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能源领域的重大战略创新,投资机会多、发展空间大、商业价值高、创新动力强,将带来产业革命和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带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催生新技术、新业态和新产业,惠及整个能源产业链和相关行业,为世界各国能源电力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带来重大机遇。衷心希望全球可持续电力合作组织各成员单位携手合作,共同努力,积极参与这项惠及全人类的宏大工程,为世界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造福世界人民,造福子孙后代。 谢谢大家!
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
——在全球可持续电力合作组织北京会议上的主旨演讲
刘振亚
女士们,先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