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创新驱动 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发布日期: 2025-11-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讨班提出,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锻造能源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公司各单位认真抓好全会精神学习宣贯,强化协同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完善科研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强化技术创新

  国网安徽电力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立足安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优势,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坚持开门搞创新、协同抓创新,加大资源投入、健全创新机制,努力培育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该公司坚持“科研成果化、成果产品化、产品产业化”的思路,强化需求驱动与激励保障,在电力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化布局,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政策解读分析,主动参与省级落地政策制定,加快形成更多具有示范性、前瞻性的政策实践;发挥企业级科技情报中心作用,建立健全创新资源统筹机制,从源头加强项目管理,推动成果广泛应用。

  国网湖北电力着力把全会精神学习成果转化为凝心聚力奋进“十五五”的强大力量,以加快锻造能源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目标,完善科研机制,构建以电科院为主、三级科研体系统筹、各单位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格局。该公司加强技术攻关,以学科建设为牵引,一体化推进重大任务攻关、实验能力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和成果培育转化;推动创新产业融合,加强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依托攻关实验室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培育科技先导型企业集群;培育高水平人才,实施“十百千”人才培养计划,畅通人才发展渠道,打造电力行业创新人才高地。

  国网黑龙江电力认真抓好全会精神学习宣贯,坚持深耕低温领域研究,积极推动高寒环境基础性、机理性技术攻关,推进“极端环境设备可靠性”等5个特色学科建设,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科体系。该公司推进漠河高寒试验基地建设运营,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技术与安全稳定分析实验室”等实验室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加大成果电商化推广力度,促进优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重点领域标准布局,推动先进技术标准化;发挥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电科院等单位的战略合作平台作用,拓宽合作方向和内容,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强科技专家人才梯队建设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中国电科院党委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围绕全力支撑电网高质量发展,以学科建设为牵引,全力推进科研改革系列举措落实落地。该院深耕学科根技术,加快攻克“沙戈荒”新能源送出等新型电力系统重大技术难题,研制电网运行关键核心装备;推进重大实验能力建设,加速推动国家电网仿真中心、柔性交直流装备实验平台等功能升级;推动重大科技示范落地,努力形成以高水平技术为源头、高门槛市场为目标、高效能机制为保障的特色转化体系。

完善科研机制

  国网湖南电力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主线,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路径。该公司持续优化“1+3+5+N”科技创新组织架构,构建层次清晰、覆盖全面、运行高效的科研管理体系;统筹构建“6+26+96”学科布局,实现电网核心领域全覆盖;强化实体平台支撑、实施精准激励政策、布局场景驱动攻关;聚焦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与成果高效转化,加快推动科技攻关、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

  国网陕西电力认真抓好全会精神学习宣贯,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省级科研单位能力建设,激发创新活力。该公司深化推进有组织科研,夯实实验室和攻关团队体系建设;培育特色学科领域,加快推动大科研柔性事业部常态化运转;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关键问题,加快培育特色技术领域,在配电网安全、大容量开关设备、智能传感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产出标志性成果,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现历史性突破;打造“1+3+7”多层级实验室矩阵,构建“学科引领、平台支撑、团队攻坚”的创新格局;建立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机制,147项科技成果“登陆”电商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国网青海电力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全面实施“能源转型、创新驱动”登高工程,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该公司落实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开展电力电子技术、零碳低碳产业研究,加快建设光储一体化实证基地,做好“赛马争先”创新平台标准体系建设;科学布局省内电源发展,统筹推进已纳入规划的煤电机组建设和深调改造,协调发电企业加快各类调节电源建设;加快碳业务体系建设,探索绿电环境价值,拓展收益渠道,推动电碳协同;推动省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规范应用,让生态“家底”可算、可评、可考;拓展绿电消费,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有序推进电能替代,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指标落地。

  国网技术学院党委组织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加快构建创新研究平台,开展关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培训教学深度融合研究,推动培训教育转型升级。该院构建成果转化平台,将先进试验设备应用于培训教学,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培训项目;构建推广展示平台,策划组织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大力宣贯公司技术标准、重大科技成就;构建科研团队培养平台,优化学院创新团队组织模式,深化青年科研人才培养,强化项目、团队、平台、资金一体化支持;构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加强与重点高校、公司各科研单位和培训机构协同创新,系统谋划重大科研攻关方向。

推动产业创新

  国网上海电力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讨班,坚持“攀高峰、接地气”同发力,攻坚新型电力系统技术“无人区”,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该公司狠抓年度12项重点任务,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建强用好中试平台和工程中心,在超导电工装备、虚拟电厂、柔性直流输电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集群式攻关;加强技术供需对接,对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同设计、同推进、同考核,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依托远海风电新型汇集送出、大模型驱动的车网互动技术等国家项目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国网江苏电力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持续落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总体部署,高度重视职工创新工作,在国资央企系统率先探索职工创新收益分配机制,实施职工发明创造与公司共享专利权工作,以制度化的形式明确职工可直接与所在单位签订权属合同,通过技术许可快速兑现收益,且收益不占用工资总额。该制度明确,职工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时,职工与单位共同作为申请人开展专利申请,相关专利经国家专利行政部门审查并依法授权后,职工与单位共同成为专利权人并共享专利权。该制度有效促进职工创新成果转化和激励,构建起职工创新激励的全新模式。

  国网福建电力学习贯彻全会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实施“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该公司优化机构、学科、攻关和平台四大布局,健全落实基础研究、重大攻关、技术应用、技术监督四个责任的制度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东南清洁能源大枢纽、高能级配电网大平台、数智闽电大生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立足海上风电资源禀赋,用好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争创国家级海上风电前沿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全链条介入海风送出工程项目;健全科技与产业化融通机制,发展壮大战新产业。

  国网重庆电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全会精神,提出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目标,着眼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系统谋划好“十五五”科技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力争产出一批特色鲜明、具有辨识度的科研成果。该公司全力做好国网(重庆)创新科技产业园建设的属地支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用好武隆科研基地资源,为生产运维提供技术验证支撑,并推动该基地纳入国家野外站正式依托单位,力争实现国家级平台突破;进一步强化数智赋能,坚持以业务需求为牵引,依托数字技术与电力技术融合创新,加大人工智能在电网运营各环节的应用,不断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工作水平,助力基层减负增效。

  国网电科院(南瑞集团)充分发挥新型电力系统现代产业链支链长、智能电网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作用,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该公司扛牢守护电网安全职责,加快下一代电网运行控制系统研究,积极发展构网型、新型储能等高端装备产业,推动高压器件和装备技术迭代及可靠性升级,全力支撑公司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聚焦能源互联网领域核心技术,着力打造“十年磨剑”团队,加快推动公司“任务制”项目攻关;聚焦新能源大规模外送、新型电力系统综合示范工程建设等,勇闯技术创新“无人区”,锻造能源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相关链接